中日货币直通车让人民币向世界货币体系中央迈出重要一步,为日本产业和贸易带来增长机遇,也会带来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深度融合。
6月起,我国将开展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中日货币直通车将带来人民币国际化新的契机。
必须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这是金融危机带给中国最大的启示。事实证明,全球货币结构越来越不能反映全球的经济结构,美元凭借“霸权税”不仅扰乱了全球信用总量、信用创造机制、真实经济增长机制的关系,更导致全球经济和金融秩序混乱,“美元陷阱”危机四伏。如何渐进式与美元“脱钩”,推进“去美元化”进程,增强各国货币独立性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人民币自身也面临相似的压力。目前,在对多种别国货币交易中,我国仅形成了人民币对美元的直接交易。这使得人民币估值和发行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美国的货币政策,难以判断人民币本身的价值所在,不易形成真实的汇率价格,也无法对持有人民币建立一个稳定的预期,更难以获得人民币的自主定价权。
人民币国际化正是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启动的。2010年,特别是今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呈现加速之势,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而今,中日两个最大的亚洲经济体宣布开展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则意味着,人民币由世界外围走向中央迈出了更加重要的一步。
就中日的经贸体量而言,中国已经连续数年保持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国等地位。2011年中日贸易再创纪录,贸易总额比2010年增长14.3%,达到3449亿美元,但中日两国60%都是依赖美元结算,两国都希望提高各自货币的贸易结算比重。
而从日本国内的情况看,也有推动中日货币直接交易的积极性。事实上,近20年来,日本“人口老龄化、产业老龄化、企业老龄化”,迟迟走不出“增长型衰退”。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将经济增长重心移向海外,也为了减轻日元升值的冲击。“3·11大地震”后,日本更有意将更多的产业向外转移,对外投资增大,尤其是加大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因此,中日货币直通车不仅将为日本产业和贸易带来增长机遇,也会带来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深度融合。
人民币越来越成为中国大国形象的价值符号,但是人民币走向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央到底有多远?从大国货币崛起的路径分析来看,一国货币要想成为国际货币甚至关键货币,通常遵循“计价结算货币—储备货币—锚货币”的基本路径,而与国际大宗商品、特别是能源的计价和结算绑定权往往是货币崛起的起点。从美元崛起到最终形成美元霸权也能看到一条国际主权货币在能源贸易中的崛起路径。
人民币由世界货币体系的外围走向舞台中央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最终要成为全球各国的价值储备货币也是一项长期的挑战。
一般而言,衡量国际货币地位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其在国际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根据IMF的数据,截至2011年第三季度,美元仍占全球外汇储备的60%以上,其次为欧元、英镑、日元等,而人民币仅仅被个别国家接受为储备货币,在国际外汇储备中的占比还很低。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数据进一步显示,在信用证结算中,目前,尽管人民币已经取代日元成为第三大信用证结算货币,但对比来看,美元占比84%,欧元占据7%,人民币仅仅占据1.9%的份额,差距还是相当大的。
眼下的一小步将是未来的一大步,正是逐步摆脱对美元定价的依赖和绑定,才开启了人民币自由可兑换和国际化的进程,真正让人民币成为主导全球财富分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