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页 > 政务新闻 >
中国经济缓中趋稳(经济大势)
时间:2012-04-23 来源:未知 点击:

  1.

  经济增长出现趋势性回落

  外因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延续,内因是主动调控

  记者:一季度数据出来后我们可以看到,GDP增幅连续5个季度回落,从2010年四季度的9.8%回落到2012年一季度的8.1%,累计回落1.7个百分点。这是不是趋势性回落?

  潘建成:可以说是趋势性回落,这是本世纪以来的第二次持续回落。造成经济增长出现趋势性回落,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

  外部原因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延续。全球经济虽然从2010年开始呈复苏之势,但2011年欧债危机的蔓延及其未来走向的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的脆弱复苏造成较大影响,也势必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表现在出口和投资上。

  自2011年4月起,出口增速逐级回落,从2011年3月的最高35.8%回落到2012年3月的8.9%,其中对欧洲的出口增长从2011年3月的32.8%回落到2012年3月的-3.1%,出口欧洲的份额由2011年一季度的19.2%下滑到2012年一季度的17.5%。

  投资方面,仅看外商直接投资即FDI的变化就很能说明问题。由于中国的外资企业大多是出口导向的,2011年经济增长下滑以来,外资企业的下滑速度更快,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外资企业增加值增长10.4%,比全口径规模以上工业增幅低3.5个百分点;2012年一季度,更是低5.2个百分点。外资企业增长的下滑很大程度上影响到FDI,2011年FDI增长9.7%,增幅比上年减少7.7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更是出现2.8%的下降。

  内部原因则主要是宏观调控。从2011年开始,为防范通胀风险、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加快经济转型,已实施两年的与积极的财政政策配套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退出,转为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度收紧的流动性对经济产生了明显影响,尤其表现在投资上。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8%,增幅比上年降低0.7个百分点(2010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4.5%,与2011年口径不同);今年一季度投资增长20.9%,增幅在去年末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2.9个百分点。投资增长的下滑与流动性收紧密切相关。

  2.

  经济增长放缓是有“底”的

  一季度增速环比下滑速度已明显趋缓,二、三季度经济可能探底回升

  记者:从GDP同比增长的回落幅度看,从2011年一季度开始依次为0.1、0.2、0.4、0.2和0.8点,今年一季度回落幅度明显加大,对此您怎么看?

  潘建成:同比增长回落幅度大,并不完全代表经济增长下滑加剧,因为同比增长的结果与上年同期基数相关。更能反映相邻两个季度增长变化的是环比增速。从2011年一季度以来的5个季度,GDP增长环比增速分别为2.2%、2.3%、2.4%、1.9%和1.8%。这说明,经济增长出现明显回落是在去年四季度而不是今年一季度。事实上,今年一季度的环比增速下滑速度已经明显趋缓。

  即便从一季度同比数据看,下滑速度加快也不是趋势性的,因为从月度看,很多信息表明3月的情况好于前两个月。

  

  记者:GDP增幅放缓是不是会持续下去?回落有没有“底”?

  潘建成:从多方面获得的信息看,经济增速深幅下探的可能性不大,中国经济正缓中趋稳。

  一是具有一定先行性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在景气临界点50%以上连续三个月回升,其中先行性突出的采购量和订单指标回升十分明显。

  二是刚刚发布的一季度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预期企业景气指数明显回升,从去年四季度的127.6上升到132点,企业家预期未来一个时期企业经营状况会好转的比重在上升。

  三是我们中心宏观经济景气监测模型计算的2012年1月的先行指数,已结束此前的持续回落趋势开始回升,从长期以来先行3—6个月的规律来判断,发出了二、三季度经济可能探底回升的信号。

  四是一季度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学家信心也出现小幅回升,显示经济学家相对乐观的预期。

  因此可以说,目前的经济增长放缓不会是持续的过程,是有“底”的,而且目前离“底”并不远。其实,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目前的经济增长放缓很大程度上是主动调控的结果。

  

  记者: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力量可以说是众所周知,但短期力量来自哪里?内需的新增长点是什么? 

  潘建成:短期发展的动力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传统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所产生的推动力。一季度中部和西部地区投资分别增长27.1%和26.9%,比东部地区高8个百分点以上,就是这一推动力的体现。

  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加快对消费增长会产生推动作用。今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提速及社会保障改革力度的加大必将有利于推动消费的增长。

  三是“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已逐步进入落实阶段,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民生工程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据有关专家测算,今年保障房在建规模将达到1800万套,明显超过去年水平,会对投资产生贡献,建成后的分配和使用也会促进相关消费的较快增长。

  3.

  不能重走放松调控、扩大投资的老路

  经济增长下滑并未明显影响到就业和百姓收入,有利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

  记者:经济增速放缓对中国经济的正面意义是什么?

  潘建成:一是有利于结构调整。从产业结构看,2012年一季度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47.6%,比去年同期减少0.8个百分点,改变了近几年第二产业比重不断扩张的趋势;第三产业比重为45.9%,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4个百分点,改变了近几年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下滑的趋势。

  从需求结构看,2010年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2.8%和41.5% ,2011年由于出口贡献率为负值,因此投资和消费贡献率都有所增长,其中消费贡献率增加10.1个百分点,达51.6%,比投资贡献率多增加8.7个百分点。

  二是有利于节能减排。从2007年一季度至2012年一季度(为剔除季节性,每年均选取一季度数据做对比),每万元GDP所消耗的电力分别为1310、1230、1120、1170、1120和1080千瓦时,数据表明,2010年因工业重型化现象明显,单位GDP电力消耗没有出现此前的下滑趋势而出现反弹;而2011年一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则出现持续、明显的回落。

  三是有利于缓解用工紧张状况。今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工增长5.1%,增长速度回到历史平均水平附近,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企业用工紧张状况。

  四是有利于企业创新。国内外经验表明,在相对比较苛刻的宏观环境下,企业在经营压力增大的同时也会催生创新的动力。

  五是有利于缓解通胀压力。从长期来看,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即PPI是以CPI为衡量指标的通货膨胀的先行指标。工业景气的下行造成PPI的逐级回落,通胀压力相应明显缓解。

  

  记者:当经济增长放缓时,放松宏观调控力度的呼声就会升高,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潘建成:当前,虽然经济增长放缓,但并未出现三年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急速下滑,未来也不可能出现持续深幅下调,不用太紧张。而且,目前的经济增长下滑并未明显影响到就业和百姓收入。

  我们需要避免因为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一季度数据表明,企业在人工成本和原材料购进成本持续上升的同时销售增长放缓、产品价格涨幅明显回落,导致企业盈利能力明显下滑,是当前工业企业面临的困难。而盈利能力下滑的背后,则是产能过剩问题相对突出。事实上,成本上升的同时产品价格涨幅明显回落甚至出现下跌,表明竞争激烈,其背后一定程度上源于产能过剩。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近日发布的一季度千户企业经营状况快速调查结果显示,58.2%的企业认为所在行业产能过剩。

  基于这样一个背景,面对经济增长回落的形势,我们不能再回到过去通过放松调控、简单从数量上扩大投资的老路上去。那无异于饮鸩止渴,使未来经济积累的产能过剩矛盾更加突出,更加积重难返。 



 

Tags: 编辑:tasjs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