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了两个有关立法决定草案。受委员长会议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适时就这两个决定草案向会议作了说明。
我国拟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拟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这次通过国家立法确定这两个纪念日,使之制度化、法制化,明确了纪念活动的时间、层级和规格,决议无疑更有利于我们的国家、社会团体和民众参与到纪念活动中去,能够更好地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一些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崛起鼓吹中国威胁论,日本的右翼势力极力否认、歪曲甚至美化日本侵略战争。确定纪念日要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是捍卫和平的,彰显了中国的信念和决心,在世界范围传递了正能量。
——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副馆长李宗远
为什么提出在今天确定这样两个日子,与日本的发展动向分不开,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台以来在右倾道路上越走越远,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和平宪法、加强军备……这不仅对中日关系会造成非常负面的影响,也对地区的和平发展构成威胁,非常值得警惕。
如果有人说因为中国定了这两个日子让中日关系更加紧张,我不认同。我认为这让更多人能够觉醒,唤醒更多人了解历史、正视历史,从而改善中日关系,这不仅对中国人民,对日本和亚洲人民都很重要。
——前外交部副部长、前驻日大使徐敦信
这次将抗战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的确立提高到立法程序,体现国家高度重视,通过这个事情向全国国民做出一个姿态,同时将纪念、悼念活动规范化、制度化。
中国是二战主要的作战国,也是四大主力之一,设立抗战胜利纪念日是国际上的通例,同时也有现实意义。当前日本国内少数人不承认这场侵略战争,对二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试图做出改变,中国也通过这样一种行动发出信息,强调二战后确立的世界秩序应该得到维护。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王建朗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全国公祭日的设立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曾经到过南京的日本友好人士曾表示,两国友好,作为日本人应该从南京做起。
已故日本著名画家、日中友好协会前任会长平山郁夫生前曾多次带领日本年轻人到南京凭吊,并参与修复南京古城墙的活动。通过纪念和悼念活动,日本有识之士会继续作出努力,和中国人民一起捍卫和平,有力回击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否认侵略历史的行径。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永
2008年曾建议设立烈士纪念日,并指出这是世界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美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等国每年都要在本国法定纪念日举行隆重的公祭仪式,中国尚缺形成制度的代表国家行为的英烈纪念活动。
这两个纪念日的设立是教育全民的事儿,从国家层面设立后,这些具有重要意义的活动就能够持续,而不是临时性的。一开始可能不会轰轰烈烈,但时间长了,大家就会记住这个日子,记住了这个日子就记住了历史。
——第八、九、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杨蓉娅
我认为设立纪念日和公祭日非常必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经历了那么长时间,付出了那么多代价,牺牲了那么多人,是日侵战争最大的受害国,也是慰安妇最多的受害国,要记住这个沉痛的历史教训。现在日本安倍政府不承认日本慰安妇制度,不承认南京大屠杀,不承认侵略战争给亚洲人民和世界人民带来的灾难,针对日本政府的这一行径,中国政府和人民应该做出回应,让日本政府老老实实在战争事实面前反省历史,真正为战争负起责任来。
——中国第一部“慰安妇”口述史《炮楼里的女人》作者张双兵
说明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为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作出决定,以立法形式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集中反映中国人民的意志,使我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是十分必要的。
制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为了更好地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贡献的人们,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关于纪念日日期的确定,草案延续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国务院关于抗战胜利纪念日的规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的大屠杀,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残暴行径,铁证如山,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国家层面举行公祭活动和相关纪念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制定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决定草案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对话
“希望子子孙孙远离战争”
两年前,全国人大代表、南京艺术学院院长邹建平在全国两会上建议每年12月13日在南京举行国家层面的悼念遇难同胞活动。
两年后,邹建平得知国家拟设公祭日的消息后接受采访时称:“这个日子的设立不是为记住仇恨,而是希望子子孙孙远离战争”。
京华时报:您在2012年提交设立公祭日建议,出于什么初衷?
邹建平:当初这个想法来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他来找我,提交两个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建议。第一个建议是要求增设一个“否认南京大屠杀”罪,第二个就是设立公祭日,我们公祭日的建议抱着希望。
京华时报:当时收到了回复吗?
邹建平:2012年两会提了以后,当年大概是10月份左右来过一个回函,对议案充分肯定,并表示会进一步研究和考虑,所以我去年没有再接着提。
京华时报:国家公祭日与目前民间悼念活动有何区别?
邹建平:力度和影响不一样,有历史学家认为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几个比较惨烈的大屠杀之一,像卡廷大屠杀波兰有国家公祭,但我们在南京大屠杀悼念上很长时间做得不够,只是地方上的行为,有时报纸上就一句话带过。如果是国家公祭,不仅国内,还会引发国际媒体关注,来宾的层次也会提高,甚至国外驻华使节也可能参与,教育意义和警示意义更充分。
京华时报:公祭日的设立对南京、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邹建平:我在南京生活了37年,每年12月13日这一天,江苏省和南京市都会举行活动,但把它上升为国家公祭的一个原因是,现在的年轻人、青少年对这个日子有些淡了,如果在南京街头拦住一个小孩,问他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不一定答得上来,或者知道得并不清楚,这是客观存在的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变为国家层面的公祭日能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勿忘国耻。从设立初衷讲,肯定不是让大家牢记仇恨,而是让大家爱好和平,希望子子孙孙远离战争。
故事
“毛泽东赞他是民族英雄”
有“工兵王”、“地雷王”、“爆破王”等称号的王耀南将军是人民解放军工程兵的创始人之一。抗日战争中他表现英勇,身负重伤后,毛泽东亲自派专人送200块大洋,并写了亲笔信,赞他是“民族英雄”。
如今王耀南已去世。昨天,当其儿子听到“纪念日”报道时,内心很不平静。
昨天,看完新闻联播关于确定纪念日的报道,王耀南将军的儿子王太和内心很不平静:“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这两项草案非常有必要。”
今年65岁的王太和越来越频繁地想念父亲。不仅仅清明节,他一年要好几次跑回江西萍乡安源煤矿,祭奠安葬在那里的父亲。
“下次我要告诉父亲,以后每年会有一天,不仅仅是他的孩子们会想起他,全国的人,整个中华民族都会去纪念他和他的战友们。”
在王太和眼中,父亲不善言辞,尤其不愿意讲自己在战场上如何神勇。只有一次,父亲生病住院,王太和忍不住问起了抗日往事。
那是在1939年,延安飞机场建成,王耀南率工兵营返回前线。
6月19日,兼任115师独立支队副团长的王耀南在行军中接到汇报,有近千日军占领了康城。
我军其他战士先行与敌接火,王耀南临危受命,指挥部队依托有利地形,构筑坚固防御工事以接应后撤的先头部队。
在这次遭遇战中,王耀南身负重伤。拿着望远镜的手被炸伤,从此他再也无法敬一个标准的军礼;一颗流弹把他的肚子划开,肠子流出来,他自己硬塞了回去。
“我问我爸,爸,当时疼吗?”王太和说,父亲只淡淡地回答:“麻。”
在那次遭遇战中,王耀南指挥战斗到最后一刻,直至昏迷不醒,被送进了延安总医院。柯棣华大夫给他做的手术。毛泽东、朱德得知情况后命令医院不惜一切代价抢救,最终王耀南被抢救过来了。后来,毛泽东还亲自派专人送200块大洋,并写了亲笔信,赞扬他是“民族英雄”。
看到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历史,王太和气得咬牙切齿。父亲身上的伤还历历在目,在他们的嘴里,历史已然被篡改,“但是我们自己,不应该忘记历史。”
每次回到老家,王太和都欣慰地看到,父亲的墓前有新近敬献的鲜花。“草案的通过和实施,将有助于我们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更好地面向未来”。
相关
中韩敦促日本正视历史问题
据中国人大网消息,中国全国人大与韩国国会有史以来最大规模交流活动本月20-23日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举行。双方就共同应对日本政治右倾化问题交换意见。
就当前日本政治右倾化日益严重的情况,中韩双方一致认为,两国有必要加强合作,对日本有关消极动向和政治走向继续予以高度警惕和牵制。
双方与会者指出,中韩两国在对日关系上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在涉及日本侵略历史问题上立场一致,感同身受。日本侵略中国和殖民统治朝鲜半岛的历史,是日本无法否认的事实。日本领导人对历史问题的态度,是关系到在大是大非面前是否坚持正义的原则性问题,也是直接关系到日本是否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本性问题。日本政府错误的历史观已成为威胁东北亚和平的因素,这是中韩两国共同的重大关切。
双方敦促日本正确认识和深刻反省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和殖民统治历史,坚决反对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利用教科书篡改历史,敦促日方坚持村山谈话和河野谈话,就强征慰安妇问题作出有诚意的道歉。
其他新闻
安全生产法颁布后首修
安全生产法修正案草案昨天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审议。较之现行的安全生产法,草案由原来的97条增加到112条,新增和修改条款67条,其中新增15条、修改52条,特别突出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事前预防。
草案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有关负责人应当及时处理。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在案。
(综合新华社京华时报记者商西张然)